史上最全的防癌体检建议指南

首页    新闻中心    史上最全的防癌体检建议指南

 

史上最全的防癌体检建议指南

 

    “为什么年年体检还得癌?”
    一定是你的“打开方式不对”


    

“我一个朋友年年都体检,

去年体检还好好的,

今年就发现得了胃癌,

而且已经中晚期了,

体检真是一点用也没有啊!”

这观念不对!并非体检没用!
 
  真正的原因是,体检的方法不正确。

 体检也是这样,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、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法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体检虽然不能发现所有的癌症,

但是常见的如鼻咽癌、甲状腺癌、乳腺癌、肺癌等10种癌症的发病占到所有癌症的80%以上,

现有的医疗手段完全可以很早期就发现它们。

 

    
   

     消化道肿瘤首选内镜检查

内镜检查准备时间较长,不作为常规体检项目。

胃镜检查食管和胃部,用结肠镜来检查结直肠是目前的金标准。

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、平时无明显症状、检查也没发现异常,

一般每3-5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。

 


虽然钡剂造影检查痛苦小,也可以看到消化道情况。

但它属于影像学检查,有X线辐射且不能定性诊断。

只能了解某处有病,但不知道病变是什么性质。

另外,很早期的粘膜病变很难通过钡餐检查发现。

 

肛门指诊对于检查直肠粘膜早期病变有一定局限,但是对于痔疮等疾病和其他中晚期的恶性病变却有意义。


肺癌建议选择胸部低剂量CT

 

所以很多通过胸片检查发现的肺部肿瘤,往往就已经是中晚期了。

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发现几毫米的肺部结节。更重要的是辐射也很小。

临床研究证实,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%。

 

两腺表浅器官选择超声检查

甲状腺、乳腺这两种表浅器官采用超声检查是很有必要的。

如果检查发现有异常,可以再辅以血液检测,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等。

但是超声检查使用仪器操作,操作者的主观性很强,建议选择有经验的专科医院和医生。

然而!!目前仍有体检机构采用红外线仪器筛查乳腺肿瘤。坚决say NO!!

 


不过,钼靶检查准确性虽然较高,但因为有X射线,所以不宜短期内反复使用,

无家族史、无严重症状,且非医生建议必要做的情况下,不建议作为常规体检项目

 

针对性检查排除肿瘤隐患

如有明显的家族患癌的倾向,或是长期患有某种慢性疾病,建议做针对性的肿瘤早筛。

有些慢性疾病也会导致肿瘤发生,比如,患有胃溃疡的人需要定期监测胃部情况,

患“大三阳”或“小三阳”的人需要定期监测病毒感染情况等。

1. 肝癌,可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甲胎蛋白检查,并定期进行病毒感染的监测;
2. 宫颈癌,可采用TCT宫颈刮片联合HPV病毒检测;
3. 前列腺癌,可采用超声联合PSA检测;
4. 鼻咽癌,可采用EB病毒检测,辅以鼻咽镜检查。

高危人群建议进行专项癌症早筛

哪些人群属于癌症高危人群?
1. 有恶性肿瘤家族史;
2.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;
3. 常暴露在致癌物环境中的人;(包括放射线、化学物质等)
4. 癌前病变患者和已患病毒感染人群;(比如HPV病毒、乙肝病毒等)
5. 不良生活习惯人群;(长期吸烟、饮酒、精神紧张、压力过大、熬夜等,都是现代社会的致癌因素。)

对于这五类癌症高危人群,建议进行癌症的专项深度筛查,以尽早排除癌症隐患。

就检测手段而言,血液检测项目要早于仪器检测项目发现肿瘤。

但目前针对肿瘤早筛的血液检查项目仍以肿瘤标志物为主,

且受检测方法和其他因素的干扰,漏检问题时有发生。


德谷健康小提示:


    癌症早筛要因人而异、对症下药,

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、并且有效的检查手段和项目。

不要盲目地选择体检项目,认为“最全的就是最好的”。

做体检并不是目的,根据体检结果准确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,并作出行之有效的改变才是根本。

 

体检是手段,干预才是根本。

 

 

2019年3月20日 15:29
浏览量:0
收藏